閱讀韓祺疇:洞悉年月碰撞傷痕,留白和沉默之間書寫詩歌
2024-04-30 08:32:57

文:戈登探長(德尼思化創辦人,閱讀月碰希望讓文藝更加貼地)

生活的韓祺痕留情感、碰撞,疇洞沉默隨年月堆疊累積,悉年在餐桌、撞傷之間縫隙與無法填充的白和留白處,總會有些物事浮現,書寫詩歌化成喚魂的閱讀月碰象徵,讓我們如遭閃電擊中,韓祺痕留不吐不快。疇洞沉默

年青詩人韓祺疇遂化之為文句,悉年他閱讀貫通古今作品,撞傷之間筆下兼擅各體,白和詩集《誤認晨曦》外,書寫詩歌今年亦出版武俠小說《虛風構雨》,閱讀月碰不時穿插現代詩句,盡見新意。

1_kUnydhxu_Gd--Wp6ptslqA圖片由作者提供/se2zi6

〈餐桌〉

沉默的餐桌上
我們把一顆橙剝開、分食

味道很好,像整個季節的甜膩都結果在内
餘下的苦澀和農藥
就留在表皮

橙皮也可以吃嗎?
把它們清淨、瀝乾、用糖醃好

就可以吃了。母親說

像她一直相信,有些情緒與傷痛,待時日靜置
就可以了

而我知道一顆橙不會關心太多
它沒有足夠的好奇心
所以與果農無關,與關稅、補貼政策、流亡犯無關

所以我們也在餐桌上沉默,不談政治
但進食一顆橙的時候
難免會吞下果核──那麼我們必須選擇噎死
或是不吐不快

國家不幸詩家幸,可謂由來已久的傳統。或許,這源自文人善感洞悉日常,像在沉默的餐桌,洞悉潛藏愁苦傷痛,而詩句是掰開香橙的雙手,撕出內在核心。

〈餐桌〉呈現了華人家庭的儀式,在固定時刻,相聚用膳、談天說地。但這首詩描述卻是沉默,以橙為喻,香甜過後遺留苦澀、農藥的表皮。

情緒與傷痛的處理,暗示兩代人觀念之別:清淨、瀝乾、用糖醃好,待時日靜置。屬於長輩的信念,也可謂不問世事,等同一顆橙欠缺好奇心,政治冷感。

後生一輩,往往並不如此,於是餐桌像許多電影劇集充斥衝突,暴風雨前的靜寂,湖面之下的暗湧,噎死之前必須吐出,或寫詩。

1_97mefZPEKScpFOpuG42OlA圖片由作者提供/se2zi6

〈()〉

()隱去所有時日
以空白的人稱敘述一些悲劇,好讓它們
變得世界性
好讓鐮刀磨鈍,讓劊子手終生盲目
他們不會知道曾把誰處決──在後半輩子的惡夢裏
把尋仇的鬼魂
錯認成一個廚師、一個大學教授、一個六歲的孩童
他們殺死了()。但在他們砍過的頭顱中
()最不起眼

而夢是倉促的,()來不及重複一切細節
就成為墓碑上的名字
有人仿冒()的遺言,將之流傳
「是的──我還
活着,」即使你們看見屍體
也與鐮刀無關

多年後當()的同代人埋伏在自己的惡夢裏
看見()胸口的彈孔
決定用傷口的形狀,替對方命名

北野武言:「死了一個人發生了兩萬次」,點出死亡這回事,一旦抽象、數字化,化成新聞報導、歷史著作的一行句子,再也無法讓人回到現實同情共感。

〈()〉,讓我們重新看見具體,聚焦空白的人稱,那被抺去的存在。亂世悲歌,甚至劊子手的鐮刀也磨鈍,無數無名的他和她,唯獨見證者牢記名字。

可能是廚師、大學教授,或六歲孩童,許多的夢想還來不及有細節已告終結。連遺言也能仿冒的時代,以假亂真,屍體和鐮刀的關係,是否會被忘卻?

潛意識浮起的惡夢,始終埋伏內心。面對傷痛,或許選擇忘記和療癒,但疤痕仍可作記號,讓我們辨認彼此,在無法合併成圓的括號中團聚命名。

1_kUnydhxu_Gd--Wp6ptslqA圖片由作者提供/se2zi6

〈縫隙〉

唯其溫柔,成為所有事物的障礙
暗闖無火之境
亮燈,自擬陰影
愛與愛不盡相同,但是鏗鏘
或者聲調平凡
都一樣年輕。也像高舉
或者低垂,都可以是一樣的旗幟
穿過閘門的微風
趨向鐵質
蒙塵與亮潔如新,也就是
愛與不愛
然而一匹褐色純種馬與一匹紥染失敗的布料
也有雷同之處
擁抱,或僵直手臂
作為倒置回信的方式
沉默在靜靜吐煙/他的眼睛
黑如煤屑
──而我不打算標明註腳了

最後讀〈縫隙〉,相對前兩首抽象,許多正反對立的象徵並置引人思考:溫柔和障礙、高舉及低垂、蒙塵與亮潔,在事物的邊界和縫隙,到底意指什麼?

結句說:而我不打算標明註腳了。此詩或有具體故事,線索早已掩沒,與其強求實解,以虛意詮釋或更合理。

世界、時代的割裂和對抗,各分派系,註腳再多,只會引來暴烈者的批判。文藝講求理解,因此遇事充滿障礙;不論愛和不愛,其實都有本質的雷同。

詩歌溫柔,面對世間無所休止的爭執,各有所愛,各有所恨,各有視野局限。於是「暗闖無火之境/亮燈,自擬陰影」,洞悉光暗的縫隙之際,必須暫作沉默。

文章獲授權轉載,題目由編輯修改,原文可見於此。

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!

責任編輯:Alex
核稿編輯:Alvin


(作者:插花培训)